科技日报讯 3月28日,记者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获悉,依托该院建设的脑血管病药械研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日前挂牌启动。这是北京市首个脑血管病药械研发领域的重点实验室。
脑血管病是我国疾病致死的第一大病因,疾病负担持续升高,但目前针对这种疾病仍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,治疗方法和效果有限。我国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的高端医疗器械虽已部分国产化,但核心零部件、原材料和制造检测设备等仍依赖进口。该实验室聚焦以上痛点,主要攻关脑血管新药和医疗设备研发。
“实验室运用创新的数据驱动范式,利用我国丰富的临床样本大数据寻找新药物靶点,后续还可利用研究型病房资源、人工智能技术等,通过‘数字病人’模拟新药的临床试验、超早期临床试验等,这将极大缩短药物研发周期,降低研发成本。”该实验室主任、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表示,从新药研发到上市,传统的知识驱动范式通常需要15至17年,而实验室采取的全新范式可将该周期缩短到3至7年。
“这将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实验室。”王拥军说,它不是单个实验室,而是实验室群,就像一座座连接学术和产业的桥梁。该实验室一头连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、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等国内脑科学领域顶尖科研机构,另一头连着国内多家高科技企业,全力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、协同发展的研究体系。
王拥军还透露,目前实验室已经成功找到几个全新、稳定的药物靶点,正在研发国内首个由机器人控制的经颅磁刺激设备等,未来还将进军居家医疗设备领域等,解决脑血管病患者“不能把康复师带回家”的痛点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